国家开放大学23秋学期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指导形成性考核一(资料答案)
时间:2024-01-23 点击:461次
00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指导形成性考核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98 1.“四体液学说”由(? ? ?)提出。 A.扁鹊 B.笛卡尔 C.现代科学 D.希波克拉底 2.笛卡尔认为精神-肉体可以由(? ?)沟通。 A.松果体 B.心脏 C.灵魂 D.下丘脑 3.认为人体就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疾病就是由于机器的某个部分发生故障而失灵,需要加以修补完善,这种观点属于(? ? ? ?)。 A.机械的自然科学健康观 B.“没有生理疾病”的健康观 C.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健全状态”的健康观 D.原始的健康观 4.认为每一种疾病均可在器官、细胞或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对应的形态或化学变化,藉以确定其生物的或理化的特定原因,并都能找到特异的治疗手段。这种观点属于(? ? ? )。 A.机械的自然科学健康观 B.“没有生理疾病”的健康观 C.“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健全状态”的健康观 D.原始的健康观 5.医院在健康体检单上,对于每个指标都给出了指标的正常浮动区间,凡是在区间之内的检查结果,都属于正常现象。体现出(? ? )。 A.身心健全发展不可或缺 B.身心健康具有共同前提 C.身心健康呈动态可变性 D.身心健康存在个体差异 6.健康教育须基于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说明健康教育是。(? ? ) A.全面教育 B.差异教育 C.主体教育 D.生活教育 7.按时睡觉和起床属于(? ? )。 A.日常健康行为 B.饮食健康行为 C.保障安全的健康行为 D.身体认知与保护的行为 8.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随意哭闹、不乱发脾气(? ?)。 A.日常健康行为 B.饮食健康行为 C.保障安全的健康行为 D.心理健康行为 9.在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发展阶层中,经他人帮助或提醒的健康行为,属于(? )。 A.他助水平 B.自助水平 C.自主水平 D.低级水平 10.在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发展阶层中,自我努力的健康行为,属于(? ?)。 A.他助水平 B.自助水平 C.自主水平 D.低级水平 11.在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发展阶层中,自动化的健康行为,属于(?)。 A.他助水平 B.自助水平 C.自主水平 D.低级水平 12.单元或主题活动目标可以是“能自己整理常用物品,分类有序摆放”,具体的活动目标可以是“能够将玩具、图书等按照类别放回原处,摆放整齐”。通过这样的逐步分解和具体落实的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养成的促进策略是(? )。 A.分解确立具体的健康行为发展目标 B.筛选确定合理的健康教育内容 C.优化组合多样的教育教学途径和方法 D.适时评价反馈健康教育行为养成的成效 13.( ?)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确定的首要依据。 A.?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B.当代社会的发展与要求 C.学前教育专业标准 D.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14.在制定活动目标时,首先应充分了解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对幼儿来讲具有挑战性的发展目标。体现了(?)原则。 A.发展性 B.目的性 C.现实性 D.可评价性 15.“知道并说出喝白开水的好处”就比“了解喝白开水的好处”之类的表述更加具有可评价性体现了(? )原则。 A.发展性 B.目的性 C.现实性 D.可评价性 16.下列哪项不属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 ) A.性教育 B.五官及心肺的认识与保护 C.能正确感知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D.音乐节拍学习 17.心理健康教育中,先引导学前儿童对情绪的类型有基本的认识,然后再进行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则更有效。体现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选择的(? )原则。 A.序列 B.均衡 C.整合 D.可行 18.学前儿童健康的特点包括:(? ??)。 A.身心健全发展不可或缺 B.身心健康具有共有前提 C.身心健康存在个体差异 D.身心健康呈动态可变性 19.当前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总体来看,这些目标体现了以下的价值取向(??)。 A.身心和谐并进 B.保护与锻炼并重 C.行为形成与习惯养成并行 D.身心健康呈动态可变性 20.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特点包括:(? ?)。 A.目标的整体性 B.目标达成的即时与延时 C.目标的预设与生成 D.目标的动态变化 21.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发展水平进阶包括:(? ??)。 A.自动水平 B.他助水平 C.自助水平 D.自主水平 22.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养成的促进策略包括:(? ?)。 A.分解确立具体的健康行为发展目标 B.筛选确定合理的健康教育内容 C.优化组合多样的教育教学途径和方法 D.适时评价和反馈健康行为养成的功效 2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的健康教育目标包括:(? ??)。 A.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B.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C.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D.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24.《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的目标分为(? ?)子领域。 A.安全教育 B.动作发展 C.身心状况 D.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25.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包括:(? ?)。 A.序列原则 B.均衡原则 C.整合原则 D.可行原则 26.“健康”(health)一词最初和“神圣” (holy)一词同源。 27.健康应该有年龄层次、性别层次、环境层次之分,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健康的三要素在每个个体层面都有不同层次的组合。体现出健康的整体性特质。 28.在健康和疾病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灰色状态,如果能敏感地意识到机体所处的身心状态,采取有效的措施,则可以转变为健康状态。 体现出健康的动态性特质。? 29.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应主要定位于个体健康行为的养成,兼顾社会性健康行为的培养。 30.在关注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养成的过程中,不应忽视健康认知的提高与态度的培养,努力促成知行并进,直至知行合一。 31.健康教育就是健康课。 32.可以忽视生活环节中的健康教育价值。 33.将健康认知提高等同于健康行为养成。 34.具体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亦是如此,综合使用从而取长补短,合力促进学前儿童健康行为的养成。 35.入园不过分焦虑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儿小事哭闹不止是小班情绪安定愉快的目标。 36.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0秒左右是小班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的目标。 37.喜欢玩、 会玩、并能与同伴玩 “木头人”游戏是小班具有空间知觉及身体控制良好的目标。 38.“换了新的幼儿园或班级后能较快适应”是幼儿园健康领域小班“具有一定适应能力的”目标。 39.“能快跑20米左右”是幼儿园健康领域小班“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目标。 40.“知道打‘110’”是幼儿园健康领域小班“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目标。 41.无论哪种类型的活动目标,都会随着学前儿童不同的学习、发展特点而不断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