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23秋学期学前卫生学基础形成性考核一(资料答案)
时间:2024-01-23 点击:601次
00
学前卫生学基础形成性考核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95 1.卫生就是人类积累的、在防止、消除或规避垃圾对水、食物和居住环境污染方面的经验、方法的汇总,这不仅属于个人行为,还具有公共性和(? ?)。 A.普遍性 B.群体性?? C.健康性 D.时效性 2.(? ?)问题被称为“当前我国儿童健康的头号威胁”。 A.铅中毒 B.食物中毒 C.硝酸盐中毒 D.药物中毒 3.(? ?)是构成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4.幼儿期是指(? ? )。 A.1岁前 B.1-2岁 C.2-3岁?? D.3-6岁 5.参加户外活动时,适量接受阳光照射,可使身体产生(? ?),以预防佝偻病。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6.学前儿童在(? ? )岁前有生理性远视。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7.(? ? )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A.气管?? B.支气管 C.肺?? D.喉 8.?学前儿童的咽鼓管比成人的短、粗,位置水平,所以其咽、喉和鼻腔发生感染时,病菌易侵入中耳,引起(? ?)。 A.弥漫性外耳炎 B.中耳炎? C.耳廓软骨膜炎 D.外耳道疖 9.若在学前儿童时期,睡眠不足或其他原因会导致学前儿童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进而使其生长迟缓,身材矮小,甚至患(? ? ?) A.呆小症? B.巨人症 C.?侏儒症 D.甲亢 10.在婴儿期,动作发育的顺序由头部开始,逐渐延伸到下肢。这种发展趋向也叫作“(? ? ?)”。 A.下上发展规律 B.头尾发展规律 C.正侧发展规律 D.远近发展规律 11.世界卫生组织按照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将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因素归纳为四个方面: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社会因素。 12.声音、色彩、光照、气压、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学前儿童的基本生存状态。 13.社会因素指在那些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之外,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所拥有的资源、生活工作的环境决定的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 14.生长发育是指发育过程达到一个比较完备的阶段,标志着个体在形态、生理、心理上全面达到成人水平。 15.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培养儿童健康生活方式”成为重点推进行动项目“儿童健康促进行动”的重点内容。 16.出生后3~4个月,唾液腺逐渐发育,分泌唾液增多,唾液常流出口外,称为“生理性流涎”。 17.学前儿童的尿道黏膜柔嫩,弹性组织发育也不完全,尿路黏膜容易损伤和脱落。 18.学前儿童的心脏占体重的比例小于成人,心排血量较多,心率快。 19.给儿童修剪指甲时,手指甲应剪平,边缘稍修剪即可,脚指甲则应剪成圆弧形。 20.乳牙牙釉质薄,牙本质较松脆,易生龋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