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2025年4月《药用植物学》作业考核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下列不属于根的次生活动结果的是:( ?? )
A.伸长
B.加粗
C.侧根
D.周皮
2.葡萄和冬瓜果实表面的白粉状物是:( ?? )
A.角质
B.毛茸
C.晶体
D.蜡被
3.单子叶植物茎为( ?? )
A.维管束散生在基本组织中
B.双韧形维管束
C.无节
D.地下茎
E.块茎
4.蝶形花冠是哪个科植物特有的花冠类型( ?? )
A.豆科
B.小檗科
C.五加科
D.唇形科
5.哪个科植物具有单生复叶( ?? )
A.十字花科
B.豆科
C.芸香科
D.木兰科
6.百合的根茎属于变态地下茎中的:( ?? )
A.根茎
B.球茎
C.块茎
D.鳞茎
7.相邻两细胞的两个初生壁和胞间层共同构成的结构称:( ?? )
A.纹孔膜
B.液泡膜
C.细胞膜
D.胞间层
8.荔枝、龙眼种子外面的肉质部分为:( ?? )
A.种皮
B.内果皮
C.中果皮
D.假种皮
9.药用植物黄芪是哪一科植物( ?? )
A.十字花科
B.豆科
C.木兰科
D.大戟科
10.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为多年生草本。叶对生或轮生,其花冠形状为:( ?? )
A.高脚碟状
B.轮状
C.钟状
D.坛状
11.下列结构中不属于原生质体组成部分的是:( ?? )
A.叶绿体
B.内质网
C.细胞壁
D.线粒体
12.二体雄蕊花程式中可表示:( ?? )
A.A(9)+1
B.A(9+1)
C.A9+(1)
D.A9+1
13.真花学说最早由美国植物学家柏施提出,是( ?? )、塔赫他间、克朗奎斯特等建立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的理论基础。
A.韦特斯坦
B.林奈
C.哈钦森
D.胡克
E.威尔逊
14.唐代由官方修订的( ?? ),被认为是古代首部药典,收载药物850种。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证类本草
15.药用植物王不留行为哪一科植物( ?? )
A.茜草科
B.大戟科
C.石竹科
D.苋科
16.植物分类的传统内容和方法主要建立在植物外部形态上,包括( ?? )和( ?? )的形态。
A.花、果实
B.根、茎
C.营养器官、花
D.营养器官、繁殖器官
17.橘子中的“橘络”为柑果的:( ?? )
A.外果皮
B.中果皮
C.内果皮
D.种子
18.芸香科药用植物为常绿或落叶乔木、灌木等,叶互生,少对生,具有单叶、( ?? )或羽状复叶,聚伞花序,蓇葖果、蒴果、柑果、核果等。
A.复叶
B.掌状复叶
C.三出复叶
D.单身复叶
19.仙人掌上的刺状结构为:( ?? )
A.花的变态
B.叶的变态
C.茎的变态
D.托叶的变态
20.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木质部的维管柱类型为:( ?? )
A.辐射维管束
B.双韧维管束
C.周韧维管束
D.周木维管束
二、名词解释 (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21.晶鞘纤维
22.外始式
23.腺鳞
24.通道细胞
25.凯氏带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26.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中存在有大量的叶绿体。( ?? )
27.单子叶植物气孔的副卫细胞呈哑铃形。( ?? )
28.气孔存在于表皮上,皮孔存在于周皮上。( ?? )
29.根的栓内层细胞中含有大量叶绿体,故又被称作绿皮层。( ?? )
30.在人参和大黄的根中能观察到有草酸钙针晶分布。( ?? )
31.角质化细胞遇苏丹Ⅲ试剂可显橘红色或红色。( ?? )
32.仅单子叶植物的茎中央才具有髓部。( ?? )
33.中药中的番红花是以原植物花的柱头入药( ?? )
34.裸子植物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有形成层,可不断地进行增粗生长。( ?? )
35.构成植物体的导管的细胞为长管状的生活细胞。( ?? )
四、主观填空题 (共 9 道试题,共 20 分)
36.真蝶形花的花瓣有一个旗瓣,两个翼瓣,两个____组成。
37.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维管束包括____、____、____。
38.雌蕊由____、____、____组成。
39.西瓜属于____科,果实类型为____果,胎座类型为____胎座。主要食用部分为____。
40.蝶形花冠由五枚花瓣组成,最上面最大的一片称____,侧面两片较小的称____,最下面的两片联合成龙骨状称____。
41.茎尖可以分为____、____、____三部分。
42.唇形科植物具有____雄蕊,____花冠。
43.石细胞的细胞壁上的渐次增厚的多层纹理,称____。
44.枝叶、树皮折断后可见众多银白色胶丝的植物为药用植物____。
五、问答题 (共 4 道试题,共 40 分)
45.试述淀粉粒的类型和特点。
46.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47.试述冬虫夏草的来源、形成过程及主要鉴别特征。
48.写出十字花科的主要特征,请写出2种重要药用植物及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