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2621578584
甘肃开放大学25春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时间:2025/4/13点击: 44 次

可做奥鹏院校所有作业、毕业论文咨询请添加 QQ:2621578584
微信:apgzs888
甘肃开放大学25春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任务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作物从种子发芽到新种子成熟的一生中,其生长发育状态与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A.√
B.×
 
2.自然条件下土壤保持的水分数量,称为土壤含水量或土壤湿度,北方地区俗称“墒”。
A.√
B.×
 
3.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土壤含水率一般在土壤田间持水率和调萎系数之间变化。
A.√
B.×
 
4.非充分灌溉比充分灌溉用的水要少,在制定非充分灌溉的灌溉制度时,可以套用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的设计方法和原理。
A.√
B.×
 
5.土壤含水量对作物各种生理活动的影响是一致的。
A.√
B.×
 
6.当土壤全部孔隙都为水分所充满时,土壤便处于水分饱和状态,这时土壤的含水量称为饱和含水量或全持水量。
A.√
B.×
 
7.对于同一土壤,在恒温条件下,由脱水过程和吸水过程测得的水分特征曲线是相同的。
A.√
B.×
 
8.在SPAC中,水分运动的驱动力是水势梯度,即从水势高处向水势低处流动,其流动速度和水势梯度成正比,与水流阻力成反比。
A.√
B.×
 
9.农作物的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
A.√
B.×
 
10.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制定,最完善的方法是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作物灌溉制度。
A.√
B.×
 
11.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土壤含水率应控制在允许最大和允许最小含水率之间变化。允许最大含水率以不致造成深层渗漏为原则,一般采用土壤田间持水率。
A.√
B.×
 
12.降雨入渗系数,其值与一次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延续时间、土壤性质、地面覆盖及地形等因素有关。一般认为一次降雨量小于5mm时,降雨入渗系数为1。
A.√
B.×
 
13.我国在非充分灌溉实践中对水稻则是采用浅水、湿润、晒田相结合的灌水方法,不是以控制淹灌水层的上下限来设计灌溉制度,而是以控制稻田的土壤水分为主。
A.√
B.×
 
14.土壤含水量对作物各种生理活动的影响是不一致的,土壤水分的减少对以下各项活动影响程度排序正确的是(  )。
A.生长>蒸腾>同化
B.生长>同化>蒸腾
C.蒸腾>生长>同化
D.同化>生长>蒸腾
 
15.取土样,装入10g重铝盒中,称其质量为50g,放入烘箱烘干后质量为40g,则土壤质量含水率为(  )。
A.20%
B.25%
C.33.3%
D.40%
 
16.衡量作物蒸腾作用强弱的表示方法不包括(  )。
A.蒸腾速率
B.蒸腾效率
C.蒸腾系数
D.腾发量
 
17.农业生产上对作物最有效的土壤水分是(  )。
A.吸湿水
B.薄膜水
C.毛管水
D.重力水
 
18.相同条件下,土壤中有效含水量最多的是(  )。
A.粗砂土
B.细砂土
C.壤土
D.黏质土
 
19.悬着毛管水的最大含量,称为(  )。
A.毛管持水量
B.田间持水量
C.最大分子持水量
D.饱和含水量
 
20.在作物生长中期,随着作物的成长和根系的发育,需水量增多,土壤计划湿润层(*)。
A.也逐渐增加
B.维持不变
C.也逐渐减少
D.不宜继续加大
 
21.关于非充分灌溉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非充分灌溉总的灌水量所获得的效益最大
B.非充分灌溉抓住作物的需水临界期,以减少灌水次数
C.抓住适宜土壤含水量下限以减少灌水定额
D.实施非充分灌溉最主要的目的是节约灌溉用水
任务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节水灌溉是根据供水条件和作物需水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提高自然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获取农业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A.√
B.×
 
2.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渠道防治冻胀采用抵抗冻胀破坏,消除冻胀引起的结构变形的途径。
A.√
B.×
 
3.给配水装置一般称出水装置或出水口,主要作用是由地下输水管道向田间沟、畦配水,如果出水口能连接下一级田间移动管道的话,则称为给水栓。
A.√
B.×
 
4.管道布置应力求总长度短、管线平直、减少折点和起伏。
A.√
B.×
 
5.低压管道系统的规划布置若水源(机井)位于田块中心,常采用梳齿形、鱼骨形两种形式。
A.√
B.×
 
6.低压管道灌溉系统最大和最小工作水头在平原井区分别为距水源最近和最远的出水口。
A.√
B.×
 
7.膜上灌是可控的全面灌溉,灌水均匀度高。
A.√
B.×
 
8.喷灌是利用压力管道输水,经喷头将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的水滴,象降雨一样均匀地洒落在地面,湿润土壤并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一种灌溉方式。
A.√
B.×
 
9.实践证明,使用咸水滴灌,灌溉水含盐量在2~4g/L,灌水器易于引起堵塞。
A.√
B.×
 
10.渗灌灌溉方式中水分直接到达作物根系,不易产生深层渗漏。
A.√
B.×
 
11.薄露灌溉是一种稻田灌薄水层、适时落干露田的灌水技术。
A.√
B.×
 
12.蓄水工程是蓄存由集水区导引聚集的雨水径流水量,以备灌溉利用的工程技术设施。
A.√
B.×
 
13.在喷灌系统中,喷灌均匀度是指喷头组合均匀度,单个喷头的喷洒均匀度在实际中并无意义。
A.√
B.×
 
14.布置低压管道系统时,如果水源位于田块中心,且长宽比大于2,最适宜的管网布置形式为(*)。
A.“一”字形布置
B.“T”形布置
C.“L”形布置
D.环形布置
 
15.以下集水材料的集水效率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机瓦>水泥瓦>黄土夯实
B.黄土夯实>混凝土>机瓦
C.水泥瓦>三七灰土夯实>塑膜覆土
D.混凝土>塑膜覆砂>三七灰土夯实
 
16.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分析,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的“心脏”是(    )。
A.输水工程
B.集水工程
C.蓄水工程
D.灌溉工程
 
17.喷灌系统骨干管道布置线路总长度短,水力计算简单,适于土地分散、地形起伏地区的是(  )形式。
A.树枝状布置
B.环状布置
C.鱼骨状布置
D.梳齿型布置
 
18.喷灌技术参数是衡量喷灌灌水质量的指标和设计喷灌系统的重要依据。不包括(*)。
A.喷灌强度
B.喷灌均匀度
C.水滴打击强度
D.喷头组合形式
 
19.降低渠基土壤水分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
A.修建填方渠道或暗渠
B.排除渠堤顶面的雨雪水,降低渠道两侧地段的地下水位
C.处理好工作缝和伸缩缝,防止渠水渗入渠基
D.在地下水较深地区,小型渠道可用“U”型或弧形渠道断面
 
20.对各种地形、气候和运行条件的大、中、小型渠道都能适用的衬砌护面类型是(*)。
A.水泥土护面防渗
B.砌石护面防渗
C.混凝土衬砌渠道防渗
D.膜料防渗渠道护面衬砌
 
21.对于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正确描述的是(  )。
A.比渠灌占地多
B.属于地面灌溉技术
C.比微灌省水
D.比喷灌投资大
任务三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灌区水资源优化管理是指在不同的地区,采用系统优化方法,提高灌溉水资源的经济效益,提高灌区的总体产量。
A.√
B.×
 
2.灌区可利用水资源系指通过工程措施具有一定保证率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A.√
B.×
 
3.对小型水库及塘坝工程,缺少实测资料时,一般采用“复蓄指数”法来估算可利用地表水资源量。“复蓄指数”是水库每年放水量与水库库容的比值。
A.√
B.×
 
4.水资源利用和水资源保护相结合原则是在进行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A.√
B.×
 
5.优化决策的数学模型主要由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两部分组成。
A.√
B.×
 
6.北方低洼易涝耕地,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松辽平原和三江平原等地区,在西北干旱地区也有较大面积,可概括为3个分区和2种类型。
A.√
B.×
 
7.由于降雨过多或外水侵入,排水不畅,发生旱地积水或水田淹水过深,将造成农作物减产或失收,形成渍害。
A.√
B.×
 
8.低洼易涝区除涝防渍的水利工程措施是排水及控制地下水位。排水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加速排除由于降雨或外水入侵造成的地面积水及造成地下水位过高的地下水。
A.√
B.×
 
9.涝灾是指作物根系活动层中的土壤含水量过大,长期超过作物正常生长的允许限度,使土层中的水、肥、气、热关系失调,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作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的一种灾害现象。
A.√
B.×
 
10.当地下水位达到一定控制要求时的地下水流量称为日常流量,也称排渍流量。它不是流量高峰,而是一个比较稳定的较小的数值。
A.√
B.×
 
11.通常把不致于引起耕层土壤积盐危害作物生长的最浅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叫做地下水临界深度。临界深度是拟订排水沟深度的主要依据。
A.√
B.×
 
12.防治土壤盐碱化的关键是控制与调节灌溉定额。
A.√
B.×
 
13.在单位面积上使土壤达到冲洗脱盐标准所需要的洗盐水量叫冲洗定额。以立方米/亩或立方米/公顷表示。
A.√
B.×
 
14.地下水临界深度最小的是(  )。
A.砂壤土
B.轻壤土
C.中壤土
D.黏质土
 
15.以下几种盐碱土中,对作物危害最大的是(*)。
A.白碱
B.油碱
C.瓦碱
D.马尿碱
 
16.水资源优化管理的动态规划数学模型,不包含的变量是(*)。
A.阶段变量
B.状态变量
C.离散变量
D.决策变量
 
17.不影响末级排水沟深度确定的因素是(*)。
A.土壤质地
B.地下水临界深度
C.沟内设计水深
D.沟内水位与沟中部水位差
 
18.如果土壤中代换性钠离子含量占阳离子代换量的15%,则应属于(  )。
A.非碱化土
B.弱碱化土
C.强碱化土
D.碱土
 
19.以下对于盐碱地改良措施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排水是改良盐碱地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采用较多的是明沟排水
B.灌水冲洗时,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土壤含盐量越高,所需要的冲洗定额越大
C.放淤冲碱的计划落淤厚度确定后,河水泥沙含量越高,所需放淤定额越大
D.种稻改碱措施中,当土壤含盐量较高时,必须进行播种和插秧前的泡田洗盐,使土壤含盐量降低到对稻苗生长无害的程度
 
20.可以改良盐碱土的措施不包括(  )。
A.平地深翻,合理耕作
B.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
C.植树造林
D.用化学改良剂
 
21.关于排渍流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关于排渍流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用以确定排水沟的断面尺寸
C.用以确定排渍水位
D.可用暴雨资料推求
任务四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灌溉管理一般包括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生产管理三个方面的内容。
A.√
B.×
 
2.灌溉水效率又称灌溉水利用系数。是表征灌溉系统水资源被灌溉作物利用的综合性总评估指标。
A.√
B.×
 
3.目前我国综合评估的常用方法主要是权重,也可称为法多因子直观综合评估法。
A.√
B.×
 
4.在轮灌条件下,渠首取水灌溉的时间就是各续灌渠道的配水时间,不必另行计算。
A.√
B.×
 
5.在水源比较丰富的情况下,供需水量基本平衡时,一般对干、支渠道采用轮灌,而对斗、农渠采用续灌方式配水。
A.√
B.×
 
6.采取轮灌方式配水,水流比较集中,同时工作的渠道长度短、渗漏损失小,在水源紧张旱情严重时,这种灌溉方式特别有利。
A.√
B.×
 
7.在我国北方,灌区内各部分的作物种类及其种植比例往往差别较大,进行配水量的计算按灌区毛灌溉用水量的比例分配。
A.√
B.×
 
8.在完成实时灌溉预报后,无论是否已经算出灌溉需水量,主要任务应为确定各级渠道的初始供水日期和时间、放水延续时间以及放水流量。
A.√
B.×
 
9.在实践中,放水延续时间最佳值为各渠道按设计流量运行时输送毛灌溉需水量的时间,这样可保证渠道输水损失小,且便于管理。
A.√
B.×
 
10.灌区分配水量的原则是“水权集中、统筹兼顾、分级管理、均衡受益”。
A.√
B.×
 
11.渠道量水设施按量水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与水流特点,一般可分为量水堰、量水槽、量水计和闸涵量水四大类。
A.√
B.×
 
12.电容法测定土壤湿度是根据土壤介电常数随土壤湿度变化的原理来进行的。它同电阻法相比,受土壤盐分的影响较小。
A.√
B.×
 
13.灌区用水信息管理系统是以用水信息管理中心为基础,包括数据采集系统、通信系统、数据库与数据处理系统、计划用水管理系统等软硬件在内的综合系统。
A.√
B.×
 
14.(*)评价田间实际灌水量被作物有效利用的程度。
A.分布效率
B.田间水应用效率
C.作物有效利用率
D.存储效率
 
15.关于合理的配水顺序,总结归纳错误的是(*)。
A.先远,后近
B.先低,后高
C.先成片,后零星
D.先急用,后缓用
 
16.我国南方灌区多以水稻为主,比较单一,配水量计算采用(*)。
A.按灌溉面积的比例分配
B.按灌区毛灌溉用水量的比例分配
C.按作物种类和灌水定额分配
D.按灌溉面积和灌水定额分配
 
17.在供水流量分析中,方法比较简易,但较粗糙,多用于中小型灌区的是(*)。
A.成因分析法
B.平均流量法
C.分段实际年法
D.经验频率法
 
18.关于拟定各级渠道开闸时间叙述合理的是(  )。
A.开闸时间不可过早,也不可推迟过多
B.开闸时间若提前过多,则在出现不可预见的降水时,浪费水量
C.开闸时间而推迟过多,则容易引起缺水或抢水
D.可不考虑水流在渠中的行进时间,特别是当渠道较长或流速较小时
 
19.某灌区有东、西两条干渠,东干渠控制面积4.2万亩,西干渠控制面积2.02万亩。若某次灌水干渠的取水量为450万m3,则按照灌溉面积的比例分配水量东干渠应配水量(  )万m3。
A.450
B.146
C.304
D.120
 
20.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系统中的传感器具有滞后性,往往不能及时反映土壤水分状况的是(*)。
A.负压计
B.中子土壤湿度计
C.时域反射仪
D.γ透射仪
 
21.灌溉工程常用的自动控制模式中两点控制也称为(*)。
A.比例控制
B.开关控制
C.积分控制
D.微分控制
在线作业 离线作业 论文咨询 在线考试 旺旺客服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