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开放大学25春计算机网络(本)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时间:2025-04-30 点击:4次
00
贵州开放大学25春计算机网络(本)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形考作业一(第1-2章,2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下列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计算机网络由一些节点以及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 B.计算机网络是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系统。 C.计算机网络由硬件组成,没有软件组成部分。 D.计算机网络可以借助路由器互联起来。 2.由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三个步骤组成的交换方式属(*)交换。 A.电路 B.报文 C.分组 D.自由 3.计算机网络中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分类是以(???)来划分的。 A.信息交换方式 B.传输控制方法 C.网络使用习惯 D.网络覆盖范围 4.下列(*)不是OSI七层模型中网络层的协议。 A.IP B.ICMP C.FTP D.IGMP 5.下列不属于TCP/IP模型的是(???)。 A.网络接口层 B.物理层 C.网际层 D.应用层 6.下列(*)是URL地址。 A.http://www.sina.com.cn B.kht302@129.com C.202.161.5. D.231A:CD00::1001: 3232:0 7.www.baidu.com中的com代表(???)。 A.政府机构 B.军事机构 C.商业机构 D.非营利性机构 8.www.cctv.com.cn中的cn是(???)。 A.地址域 B.根域 C.机构域 D.子域 9.下列( )属于DHCP的缺点。 A.安全可靠 B.网络配置自动化 C.节约IP地址空间 D.服务器发生故障可导致网络瘫痪 10.下列关于DHCP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DHCP服务器向客户端出租的IP地址没有租借期限。 B.DHCP服务比手动分配静态IP地址并完成配置更安全可靠。 C.可缩短配置网络中计算机IP地址所花费的时间。 D.使用DHCP服务节约IP地址资源。 形考作业二(第3-4章,2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传输层为( )之间提供逻辑通信。 A.主机 B.进程 C.路由器 D.操作系统 2.UDP工作在(*)。 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应用层?? D.网络层 3.接收端收到有差错的UDP用户数据时的处理方式是(???)。 A.直接丢弃 B.请求重传 C.差错校正 D.忽略差错 4.当分组从一台发送主机移动到另一台接收主机,网络层需要对分组进行转发和( )。 A.路由选择 B.差错检验 C.差错处理 D.流量控制 5.TCP进行拥塞控制的方法不包括(*)。 A.慢开始 B.快开始 C.快重传 D.快恢复 6.关于TCP采取的超时重传机制,如下描述错误的是(???)。 A.超时重传计时时间设置得太短,增加网络负荷 B.超时重传时间设置过长,传输效率降低 C.基于大量报文段往返时间RTT可计算加权平均往返时间 D.超时计时器设置的超时重传时间RTO总是小于加权平均往返时间 7.关于TCP拥塞控制,错误的是(???)。 A.增加网络资源一定能够解决网络拥塞。 B.交换节点因缺乏缓存而直接丢弃最新分组的做法加剧了拥塞。 C.拥塞控制能够避免网络全局过载。 D.拥塞控制是一个动态优化问题。 8.关于连续自动重传请求ARQ协议,错误的是(*)。 A.接收方只需要对按照顺序到达的编号最大的那个分组发送确认 B.接收方要针对每个收到的分组进行一一确认 C.发送方可连续发送窗口中的所有分组 D.发送方需要维持一个发送窗口的空间 9.TCP工作在(? ? )。 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应用层 D.网络层 10.(*)字段包含在TCP首部中,而不包含在UDP首部中。 A.目的端口号 B.序号 C.校验和 D.目的IP地址 形考作业三(第5-7章,2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下列关于链路和数据链路的描述,正确的是(*)。 A.数据链路与链路代表的含义相同。 B.数据链路又称逻辑链路,完全由相关的通信协议构成。 C.链路指物理意义上通信用的链路,一段一段的链路整合起来,组成完整的通信路径。 D.链路指网络体系结构中的一层,由实际的物理链路配合相应的通信协议构成。 2.下列(*)不是光纤通道标准定义的拓扑结构。 A.点到点 B.星型 C.仲裁环 D.交换网 3.下列设备工作在物理层的是(???)。 A.网桥 B.中继器 C.路由器 D.交换机 4.关于中继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中继器用于对数字信号进行再生 B.中继器适合用于连接任意两个网络 C.增加中继器的个数就可以提高信号传输距离 D.中继器工作在MAC子层 5.关于网桥的描述,错误的是(*)。 A.网桥工作在MAC子层 B.网桥通过自学习算法建立转发表 C.网桥可连接两个相同结构的局域网 D.网桥根据路由表进行帧的转发 6.下列(*)不是通信双方的信息交互方式。 A.单工通信 B.双向通信 C.半双工通信 D.全双工通信 7.下列不属于网络安全特性的是(*)。 A.保密性 B.可读性 C.可用性 D.可靠性 8.下列(*)不属于防火墙的分类。 A.包过滤防火墙 B.应用网关防火墙 C.监控防火墙 D.状态监测防火墙 9.RFID属于物联网哪个层(*)。 A.感知层 B.网络层 C.业务层 D.应用层 10.( )是物联网的神经中枢和大脑。 A.感知层 B.网络层 C.业务层 D.应用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