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25春《公共政策学X》在线平时作业2【参考答案】
时间:2025-04-25 点击:8次
00
东大25春《公共政策学X》在线平时作业2【参考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涉及由谁采取行动或怎样采取行动的公共政策,属于( ) A.实质性政策 B.分配性的政策 C.再分配性的政策 D.程序性政策 2.政策宣传在公共政策学概念体系中属于( ) A.核心概念 B.次级概念 C.主要概念 D.边际概念 3.从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角度看,教育政策属于( ) A.利益范围宽而代价范围窄 B.利益范围宽和代价范围宽 C.利益范围窄而代价范围宽 D.利益范围窄和代价范围窄 4.“头脑风暴法”应归类于( ) A.现代定性方法 B.定量方法 C.系统分析方法 D.趋势外推法 5.“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A.拉斯韦尔 B.伊斯顿 C.戴伊 D.安德森 6.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 ) A.伊斯顿 B.拉斯韦尔 C.默顿 D.阿尔蒙德 7.在公共政策系统中,决策子系统的辅助系统是( ) A.咨询子系统 B.信息子系统 C.监控子系统 D.反馈子系统 8.在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中,比较常见的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 A.外在创始模型 B.动员模型 C.内在创始模型 D.史密斯模型 9.评估者在公共政策执行前后这两个时间点上,分别就有公共政策和无公共政策两种情况进行前后对比,然后再比较两次对比的结果,以确定公共政策的效果。这种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估中属于(*) A.简单“前—后”对比分析 B.“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 C.“有—无”公共政策对比分析 D.“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分析 10.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政策研究者建立了许多政策执行模型,其中“过程模型”的建立者是( ) A.史密斯 B.麦克拉夫林 C.雷恩 D.巴德克 11.在政策分析方法中饱和抽样属于( ) A.多角度分析法 B.原因层次分析法 C.类别分析法 D.边界分析法 12.“如果你想得到某种结果,那么在特定的条件下采取规定的行动,就会以某种确定的概率获得成功。” 这一论断,属于( ) A.事实分析 B.价值分析 C.规范分析 D.可行性分析 13.不仅提供咨询意见,还拥有部分公共决策权力的政策研究组织是( ) A.民间的政策研究组织 B.半官方的政策研究组织 C.官方的政策研究组织 D.非政府组织 14.评估者将公共政策执行前同一的评估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即对其施加公共政策影响的组,一组为控制组,即不对其施加公共政策影响的组,然后比较这两组在公共政策执行前后的情况,以确定公共政策的效果。这种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估中属于(*) A.简单“前—后”对比分析 B.“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 C.“有—无”公共政策对比分析 D.“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分析 1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A.合议制 B.合议 、 三权分立制 C.民主集中制 D.合议、民主集中制 16.在政策预测中,趋势外推法属于( ) A.定性政策预测方法 B.定量政策预测方法 C.历史分析方法 D.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政策预测方法 17.公共政策的核心特征是(*) A.价值性 B.公共性 C.权威性 D.周期性 18.在政策执行理论模型中提出过程模型的学者是( ) A.麦克拉夫林 B.米特 C.史密斯 D.拉宾诺维茨 19.公共政策评估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 ) A.确定评估对象 B.作出评估结论 C.制定评估方案 D.准备评估条件 20.公共政策指( )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企业 B.政府 C.第三部门 D.个人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21.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从其形式特征看,由(*)等构成。 A.党的政策 B.人大立法 C.企业决策 D.行政决策 22.公共政策的主体主要包括(*) A.政治领袖 B.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 C.民意代表、大众传媒 D.各类政策研究组织 23.政策执行对于政策过程的重要性体现在(*) A.是解决政策问题的重要途径 B.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 C.是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其后果是后续决策的基本依据 24.在进行政治可行性分析时,必须考虑的约束有( ) A.来自在受政策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中分配利益和成本时所必须考虑的约束 B.来自于可利用的政治资源的约束 C.来自时间的约束 D.来自政治过程中的体制或制度对政策制定者的选择自由所强加的约束 25.技术可行性的内容包括( ) A.是否具备实施某项政策方案的技术手段 B.执行者有多大的授权及控制力 C.目标群体的配合程度如何 D.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上达成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 三、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26.任何一项政策不仅具有特定的适用对象,而且还具有明确的实施地域范围,即它只能在某个规定的地域范围内起作用。 27.公共政策的终结发生在公共政策评估前。 28.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议行合一”制。 29.早期失效过程是可以避免的。 30.公众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已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他们感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 |